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海东 > 工作室公告 > 思辨育人,携手前行——记方海东名师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

思辨育人,携手前行——记方海东名师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

浏览量:4461|发表日期:2017-12-21|来自:

    在寒冷且沉静的12月15日,全国特级教师方海东老师带领他的工作室成员走进台州市椒江二中,进行了主题班会的切磋探讨。椒江二中吴丽花老师和温州二中薛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生动且发人深省的主题班会课,引发了活动室成员和椒江二中老师的思考和学习。
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踏入初中校园的孩子,梦想开始发芽,困难与挫折也伴梦想而来。吴丽花老师的《追逐梦想》的主题班会在此时召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在歌曲声中,吴老师以一则学生随笔导入课堂,缘起于学生期中考后的悲伤情绪。接着,吴老师公布了全班的调查问卷的结果,班级45人中约有30人有梦想,大部分学生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然后,吴老师以问题“关于梦想,你想说什么?”“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碰见什么问题吗?”两个问题启发学生对梦想的意义和现实困难的思考。
接着,吴老师将初中入学来学生参加军训,比赛和一些学生作品和集体照制作成的视频在全班播放,回顾追梦之路,并每个学生写下“在追梦的过程中年,我所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在追梦的路上,我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通过定位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接下来,吴老师与同学一对一分享故事学生追梦的故事和过程中坎坷,步步引导,鼓励学生在大困难前要分解困难,一步步解决困难;在英语比赛情绪紧张时,要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来转移紧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吴老师举了马云语录和马云创业故事来鼓励学生不放弃,脚踏实地追求梦想。吴老师让学生以锦囊袋收录了令他们最有收获的锦囊袋。
    最后,巧用锦囊,共筑梦想地图。以小组之力,共建梦想追逐的地图。

 

二、丝丝入扣,浑然天成
    温州二中薛巍老师的主题班会课题为《我和我们》,剖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环节,通过班级身份证,解析个人价值。薛老师以一张从集体照中截下的女生照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位,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这个学生的自我介绍,和班级里其他学生的班级身份证,引出了“我”的价值在于“我”的独特。
    第二环节,通过活动,拼图“我们”的样子。很多个“我”构成了“我们”,薛老师让学生思考,如果班级可以形状化,他们的班级应该是什么样子?学生发表意见,有原形,三角形,树形。最终学生投票选择了三角形。接下来的活动环节将整节课带向了班级的高潮。薛老师让学生用每个人的班级身份证拼图拼起一个三角形。这个活动的设计,很容易引起班级混乱,尤其是在一个不认识的班级里。因此,薛老师非常高明地制定了活动规则,即一人一秒钟一次机会,并事先说明了学生行进的路径。在游戏锦囊中写到了注意——姿势和距离,重视——角色和思考,行动——小组和安静。在这些指导下,学生有序地进行活动体验,中间个别学生出现了 “没做好”“脱离”“无意犯错”等的状况,导致了班级最终并不是完美的三角形。薛老师总结道,一个班级走向集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自我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课堂生成真实,提升自然又准确,展现了薛老师深厚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德育能力。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总结如何从“我”走向“我们”。承接上述活动,薛老师指出,我们目前还不是完美的班级,我们班有三大小黑点。接着,薛老师以小D的视角呈现了一则班级案例。薛老师问学生:“案例中讲了几个人?几种行为?你怎么评价他们的行为?你认为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会不会这么做?”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彼及此,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薛老师总结,当我们想要一个完美的集体,我们应该有凝聚,自律,妥协和奉献。
    第四环节,最好的“我”和“我们”。学生写下承诺信,给我一个月的,最好的我————————。给我一个月,最好的我们——————————。分别放入“月光宝盒”,等待一个月后的开启。

 

三、思维碰撞,集思广益

     两节课后,椒江二中的褚老师针对两节进行评课。她对薛巍老师的《我和我们》主题班会课从四个方面进行点评:1. 相关概念的辩证化;2. 抽象概念的具体化;3.具体操作的品质化;4. 价值传递的人性化。薛老师的课从“我”和“我们”入手将概念辩证化区分,课堂拼图活动体验为精神层面的理解提供具体载体。整节课展现了薛老师全方面的对半记得调控力,班级活动展开浑然天成,课堂具有高度的生成度,展现了薛老师的教育智慧。同时,褚老师也提出了主题教育的后续跟进问题。对于吴老师的《追逐梦想》班会课,褚老师提出了,七年级主题以学生行为规范和班级团结为主,追逐梦想的主题是否合适?同时褚老师赞扬了吴老师对马云的材料选择,切合班级主题。最后,褚老师指出,课的价值在于以什么样的思维去构建,并以什么样的目的去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最终学生的成长是思维的成长,思维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接下来,工作室的项有启老师和云飞老师也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项老师指出,在《追逐梦想》中,吴老师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运用调查问卷和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对学生理解到位。课堂设计从从问题入手—视频回顾—锦囊指路—名人故事鼓舞—共筑梦想图,环环相扣。同时项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两点疑惑,一是生活中的困难与梦想的联系是什么?二是团队梦想和个人梦想的关系。对薛老师的课,项老师表达了充分的赞赏,课堂的高度生成和活动设计是本课最大的亮点,班会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云飞老师点评到,两节班会课都从知情意行设计,结构清晰。对于《追逐梦想》,云飞老师认为,关于主题,成功应该是努力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而非他人的成功。但也有老师认为,这样的主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正确。而初中生大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因此云飞老师的主题更适合高中或者大学生。邵朝竹老师补充到,《我和我们》课中,班级的小黑点更适合由学生说出。薛老师解释到,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班级问题和自己行为进行连连看,活动的重点是积木活动,因此并未给学生讨论黑点。

 

 

四、理清“主题”的几个问题。

    最后,工作室导师方海东对主题班会的概念和实施做了讲座。什么是主题班会?方老师指出,主即是以学生为主,题是关于成长的主题,班是指问题关乎全班,会指学生能基本学会。主题班会应该注重三方面:一是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活动能使学生有切实体验。二是资源来源。方老师举例对清洁工的理解。他让学生带相机对学生的清洁工拍照一周,整理出他们对清洁工的问题,最后请学校的清洁工来班级做访谈。真实的生活观察和对话,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清洁工的工作辛苦并因此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三是资源的利用。班会课资源应该有故事性,趣味性,带有悬念并切题。

    带着疑问,方海东工作室的成员走进椒江二中;带着收获和思考,我们将继续前行。

                                                                                                               (文:郑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