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傅咏梅 > 本市信息 > 傅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报道(苍南中学 金玉钗)

傅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报道(苍南中学 金玉钗)

浏览量:7225|发表日期:2018-01-06|来自:

傅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报道

                                                                   

                                                                    苍南中学金玉钗

20171228日,温州市傅咏梅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在龙湾中学举行,为期一天。工作室全体成员和龙湾中学英语教师积极参加了活动。在第九次活动之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结合相关阅读,对省优质课的教学视频进行分析与研讨。

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都可谓是有备而来。在活动前,学员们都已认真阅读了傅老师提供的相关文章并观看教学视频,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自己对阅读设计的认知,对授课教师的教材处理和问题设计做了评价,并给出在教材处理和问题设计方面的建议及理由。活动伊始,学员们分为三组,展开讨论。其中一组重点关注优质课的教材处理,另外两组的讨论重点则是此课的问题设计。经过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和观点整合之后,三组各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首先由教材处理小组陈春蕾老师汇报。教材处理体现了教师对所给文本的教学价值判断,是有效教学的起点。该组组员依据教师在教材处理的主次侧重,推测其背后的依据。小组对于导入部分、词汇处理、将教材和学生生活结合及重点关注教材中的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文章后部分的呈现过于平铺直叙,没有体现文本的层次性,为此小组给出了他们自己的建议。

 

接着是问题设计一组代表胡晓琼老师汇报交流,他们认为在导入部分最好把“How do I feel?”改为“How do you feel?”,更具带入感,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找“structure”部分,学生选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是通过这些句子找出文章框架。在学生做出选择之后,教师可以追问文章每个部分是关于什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来分析文章框架,为以后的文章框架分析学习铺垫。在讨论部分,再次评判作者的内容,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

 

最后由问题设计二组的李雅老师汇报。该组通过审视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发现该教师展示性问题太多,细碎阅读割裂了阅读的整体性,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参阅性问题的有效性也值得商榷。课堂上教师控制得过多,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一直拽着学生找出教师已经设定好的答案,给学生的阅读时间远远不够,所以整堂课下来上得比较吃力,不是很顺畅。

各小组汇报后,傅老师充分肯定了大家细致的课堂观察,尤其是我们对授课教师问题设计的评价。之后,傅老师对教材处理做了界定,指出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与问题,以及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作为个体长远发展的需要,以此体现教师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判断,并为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做好准备。而对于大家相对熟悉的问题设计,傅老师要求我们主要关注为什么提问、问什么和问得如何。接着,傅老师以此次优质课的教学片断为例,带领我们一起剖析授课教师的教材处理和问题设计,并指出该教师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本次活动以微讲座的形式收尾。在微讲座中傅老师提出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中有关新课标和新高考之新背景对我们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对教学有效性的再认识和充分践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傅老师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真正体现学为中心理念。总之,身为教师需深知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