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林雪微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侧记
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暖阳,工作室导师林老师带领学员们在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齐聚一堂,进行“教科研论文的指导与评讲”活动。

首先,林老师就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作了专题讲座,将自己的论文写作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她指出论文最难的是要透过什么视角?有什么发现?这需要实践与思考;还有,就是深入细致的修改。因此,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第一是做出来的,第二是改出来的。针对论文撰写的方法与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评审论文的经历,林老师从四大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并结合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方法指导。1.善于发现,多读多思。教学方面,对自己的公开课及教学设计要有所记录,有所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样,论文的取材主要来自于课堂观察实践与思考。2.勤于记录,注重积累。将所看、所想、所做及时记录下来,多动手、多动笔,并坚持不懈。写作要角度小巧、标题新颖、材料鲜活、语言精练。3.乐于纠结,不断斟酌。对文章要不断修改,不断思考,精益求精。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要规范、反复思量。4.实于凝练,吹毛求疵。好文章的标准是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选题新颖,挖掘深入,真实可信;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表意准确,有理有据,层次分明,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创新之处。因此,写作时要学会“忍痛割爱”,舍弃一些东西,这样,让文章更精炼更精彩。
接着,林老师将学员们分成三小组进行共同研讨,互评论文,现场修改。在互评活动环节,气氛活跃,学员之间先互看论文,然后运用林老师的指导方法,指出对方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林老师将学员代表苏为恩老师的三稿论文“变形记”与大家分享,从中看到了苏老师对论文的用心改进与完善以及从评课稿到优秀论文是怎样“修炼”的印迹。此外,林老师精选部分学员的论文进行了现场点评与个别指导,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大家平时挤出时间多阅读多思考多动笔,努力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通过本次活动,工作室伙伴们领略到了林老师强大的论文写作水平,而其独特的专业理论方法和如此手把手地指导,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写作热情,引领大家走出写作的困境,学以致用,并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中去。在暖暖的冬日,愉快而紧张的学习,大家收获满满,相信在导师林老师的专业引领下,学员们的论文写作水平的是定会不断得到提升。
(苏为恩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