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律动,让学生感受变换拍子的旋律感
2、能深情地演唱合唱曲《故乡的小路》,并正确演唱变化音、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出示图片)
1 . 感受三、四拍子
师:同学们好,今天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愉快的音乐课堂!
首先,我想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并用拍手的方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拍出来,比如三拍子,就用这样(师示范),来试试看,对,那四拍子呢?(师示范),很好,注意身体的韵律感也要表现出来噢!
(播放《牧场上的家》片段)
师: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生:三拍子
好的,没问题,现在我的音乐要出现变化了,继续听,请用动作来表现,这是几拍子?
(播放音乐《外婆的澎湖湾》片段)
2 .变拍子
师:有些孩子的身体的感觉真好,那么,请继续听,接下来的音乐,你应该怎么拍呢?
(师弹《故乡的小路》)
若生拍不出来,师哼唱旋律,带生拍一遍,问:你发现我们的拍子出现了什么规律?
生:既有三拍子又有四拍子
【变换拍子】:歌曲中有各种不同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拍子。
师:那能不能用你的身体也表现一下,注意,在强拍的时候,向你选择的方向走一步,比如(师示范),请你们模仿图片上的花朵,散落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每一朵小花都会寻找自己的空间,不要相互碰撞。
(师哼唱旋律,ppt提示)
二、构唱音程
师:让我们休息一下,老师来听听你们的声音,请这边(低声部)的同学看老师的手势唱,这边(高声部)的同学向上构唱三度音程,比如:
师:低声部的孩子注意,你的音要延长4拍噢。
师做手势,生构唱音符:
d、r、m、f;
t、d、r、m、f、s
三、二声部主干音
1 . 师:老师把你们唱的音符,放进了旋律里面,你们还会唱吗?
2 .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再给你加上一些音符,你唱唱看,注意换气记号。3 . 填音组(高声部旋律学唱)
师:你们帮老师找找正确的音组吧,老师来唱,你们来听
师:请高声部的孩子来唱一唱,注意声音位置,眉毛抬起来。
3.(低声部旋律学唱)
4 . 二声部试唱
四、聆听全曲
1 . 师:
2 . 学唱第B段歌词
五、学唱A段
1.生唱完,师接唱,问:哪个字最能体现我与小路亲密的感情。
(讲解升记号,生试唱歌词)
2.师:有人说,不是变拍子吗,拍号写在前面,歌曲中的拍子应该是交替出现,为什么曲谱中的第一句最后一个小节只有三拍呢?
【弱起】:最后的弱拍被移到最前面,于是这个小节也叫弱起小节。
(再次试唱,注意重音,力度的变化)
六、演唱全曲
1.引出最后一句,学唱,声音的延伸,思乡的情绪久久不能退去
七、总结
师:故乡的小路是承载着许多回忆和童年的幸福时光,而这条小路还可以通向我的故乡,那个,最温暖的地方。孩子们,让我们再次唱起故乡的小路,去回味心底对家深深的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