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572|发表日期:2022-07-25|来自:2020年温州市王晓君名班主任工作室
古人云: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阅读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成长内驱力,拓宽教育视野,增厚育人底气。这个暑假在工作室导师王晓君老师的推荐下,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阅读了日本教授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可以说这次共读对工作室的每位成员来说都是一次心灵和行动上的革命。7月20日晚上7点,我们和鹿城区王晓君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一起云集线上,共同分享了读书的收获和点滴感悟。

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作室学员分享交流读后感受;二是工作室导师王晓君老师点评引领。
首先由水心小学的朱瑶瑶老师登场主持,她将《静悄悄的革命》的简介和作者做了一番介绍。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际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年,在日本、美国近万间教室进行实践观察研究的总结。
作为行动的研究者,作者拜访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和护理学校,和老师们一道,探讨对课堂和学校进行改革。他推动着教室里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的实现,促进着学校里老师们互相成长、同事性关系的构建,推进着学校和社区合作,并提出了 “学习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不断推动学校从自身入手进行改革。
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对众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更能加深教师对课堂的理解。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幼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以及所有关心中国教育改革的人士阅读。也特别适合中小学幼儿教师和校长培训。
作者简介

佐藤学(Manabu sato),1951年生,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历任三重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现任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科长、学部长。同时,他也是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日本教育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育方法学会常务理事、日本课程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教育史学会理事、文部科学省学术审议会专业委员、东京大学出版会理事。佐藤学教授著述丰硕。主要著作有:《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1990)、《学习,其死亡与再生》(1995)、《教育方法学》(1996)、《课程论评——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1997)、《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999)、《教育方法》(1999)、《教育时评(1997—1999)》(1999)、《教育改革设计》(1999)、《改变教学,学校改变》(2000)、《“学习”再考》(2O01)等。其中《课程论评——走向公共性的重建》和《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内容已结集成中译本《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出版,《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的中译本《静悄悄的革命》(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也已出版。
译者简介

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接着是温州市王晓君名班主任工作室和鹿城区王晓君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分享交流。
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的邱慧丹老师带来的交流主题是《学会倾听,懂得尊重》。邱老师从一个动画小故事《哪个小金人最有价值》引出佐藤学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善于倾听,才是最宝贵的。”这一重点。佐藤学先生强调教师的倾听,认为在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远远比多说更重要。因此一个润泽的教室里总是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心声放在心上,他/她的表情、肢体语言透露着思考、信任、尊重。诚然,学会倾听,不只是只追求听到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在表述时的心情和想法。只有教师善于倾听,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课堂才会成为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天地。学会倾听,才会真正懂得尊重,在课堂上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温州市鞋都第三小学王玉丹老师分享的主题《与学生息息相关》。她读了这本书后,产生了三个问题。是不是应该特地不齐步走?是否要无条件地顺从学生的呼吸?做“蒲公英式”的学习是不是在加重家长和老师的负担?一想到这些,她又想起了被各种花式学习活动支配的恐惧,因为设计一个精彩的学习活动,真的好累。
于是她再读了读这篇故事,发现故事中的原田老师,在前4步的时候,都没有主动干预过。所以她觉得真正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行为,不是让教师一厢情愿地设计布置作业,而是教师顺从学生、家长的需求,为他们的探究学习增加一点帮助。她明白了“蒲公英”的故事为什么出现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里了,这是静悄悄、自然而然地成长与变化。

温州市光明小学的姚洁雪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倾听:做一个用心的捕手》。倾听,不仅仅是学生听教师、学生听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十分重要。佐藤学先生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作和学生在玩棒球投球练习,她想,教师,就是一个捕手。一个用心的“捕手”,无论学生投过来的是“好球”还是“差球”,都应能准确地接住。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投球的快感,才会继续投出越来越多的好球。
面对孩子们的成长,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耐心听、耐心讲、耐心等。烟花要飞到最高点再绽放,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我们何不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最后是王晓君老师对以上八位老师的分享做了精彩的讲评,肯定了八位老师的认真准备。王老师说为什么在暑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因为阅读养心,可以让我们教育更有力量,每位老师都要有教育方向。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好的阅读策略就是联结,读一本书,然后联结另外一本书。读一本书,联结自己工作、生活。这就是最好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我们都能够重新去认识自己。

王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主张,让工作室所有的老师都收获满满。
最后,王老师为工作室的伙伴们推荐了另外两本精彩的书籍《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对老师们的工作有所启迪。


 
这是一次有深度的读书分享,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的收获。通过今天的阅读交流活动,进行了一种对话、沟通,思想碰撞,让我们彼此心心相印,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室成员的读书意识,积累了教育智慧,拓宽了教育视野。老师们会以阅读为起点,让心灵更加丰盈,让思维更加敏捷,让行动更有力量!
学员云端学习感受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董丹:
大语文时代,我们抱着教科书已远远不够,我愈发感觉提升自己,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才能带领孩子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孙晶晶:
尊重每个的学生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想法互相碰撞,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会使得课堂内容丰富而有内涵,一切都按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就太流于表面。
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结合,把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现实课题中去,实现认识实践、交往实践和自我内在实践的三位一体学习。
温州市实验小学程胜芬:
我校六大学规的推进,真正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我在培养学生质疑学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多次阅读《静悄悄的革命》后,我深知:学的改变,虽然很难,但我愿意前行在“革命”的路上……
龙港市舥艚第一小学林爱琴:
这本书中有观点说到,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呈现的课堂画面是不是异彩纷呈?
温州市籀园小学金亚妮: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成为关注每个个体成长的守望者。互相倾听的习惯是课堂的首位,教师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只有相互倾听,师生才能建立起课堂互动的根本。我相信,像《静悄悄的革命》的书中所写的一样,只要教师有想法,愿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打造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我们的教室也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瓯海区娄桥第二小学朱依然
教学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从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师”转向“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或“润泽的教室”。
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陈雷雷:
教育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怎样踏实地做教育,做老师?怎样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其欣然接受我们的教育?怎样在课堂中实现三位一体学习?相信在佐藤学教授《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谢婷婷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使我感触最深的两个词是“改变”和“倾听”。“改变”是指我们要去形式主义,意识到课堂是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倾听”是我们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它远比发言重要得多。
温州市城南小学胡建晓
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给困惑中的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启示。我的课堂中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效果不佳,读了这本书后,充分体会到了要学会倾听,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李晨:
教育革命是“静悄悄”的革命。
1.由表及里,“静悄悄”地渗透。项目化真想达成“学”为中心的目的,需要与课堂学习密切衔接与渗透,即“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2.由内而外,“静悄悄”地延展。不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师”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优秀课例社会推广固然重要,形式主义的展示也要避免。加纳校长亲自抗相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是看谁说得响,而是看谁做得真。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第一小学陈海燕:
倾听不单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每一位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一位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与接纳。从而产生共情共鸣。
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陈潇潇
佐藤学教授指出,师生对话时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考,学生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里面蕴含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今后我会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努力让学生渐渐成长,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
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赖馨楠:
读《静悄悄的革命》让我感受到,交响乐式的教室里,难免会出现几个走掉或者跑调的孩子,当面对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时,我们的化解要靠疏而不是堵,给予这些孩子们说话的机会,询问他们跑调的原因,然后再帮助他们调弦正音。教育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孩子们也会在这样的调音过程中感受德育的温暖和力量。
温州市马鞍池小学李舒梦: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让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把倾听作为课堂的基础,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学生在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润泽的课堂如一股清风,一缕细流,一丝月光,让人觉得自然、舒服,使人如沐春风。
温州市藤桥小学刘华平: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站在教室里,是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的,相互倾听的教室,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倾听,更重要的是老师也要在倾听学生的观点中找到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更好地生长。
供稿:温州市王晓君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四组Wonderful!
鹿城区王晓君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第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