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深度探究活动,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项目化活动的实践能力,推进课程实施,更好地提升教师观察、解读、支持及评价幼儿的能力,更适宜地支持、引导幼儿项目化学习,2023年5月10日姜伟名师工作室开展幼儿园项目化专题学习活动。
专家项目赋能引领篇
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李晓燕博士带来的讲座《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要素和教师支持策略》李晓燕博士从“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要素”和“教师的支持策略”两大方面向我们详细解码幼儿项目化学习。
活动伊始,李晓燕博士以问题“何为项目化学习?”入手,为大家阐述“项目”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儿童身心特征与发展目标,总结了幼儿项目化学习的十大要素。她提出,幼儿项目化学习非常讲现实、讲效率、讲成果,要让幼儿的学习真实发生,能被看见。并以一则《番茄也疯狂》项目活动为例,为教师们详细介绍项目化学习“三步曲”: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探究阶段、项目结束阶段,以及分享了在每个阶段教师的有效支持与引导策略。
准备阶段
首先需要制作主题网络图确定发展的可能性、操作式探究的可能性,其次和幼儿们建立共通经验,拓展幼儿的相关已有经验,接着通过八个标准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项目课程。确定可行性之后,师幼共写清单:我们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最后教师要准备收集学习档案。
探究阶段
需要思考五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现场学习和支持以及探究学习的顺序。李晓燕博士表示教师要学会“一定要放手”和“绝对不能放手”。
结束阶段
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分享学习成果环节的思考、复盘整理回顾和讨论聚焦幼儿学到了什么以及正式评估项目化是否达成,评估过程材料的作用、教师的角色。
学员项目案例分享篇
张婷婷
《乐在“骑”中》
张老师源于孩子们的一次户外骑行活动。在孩子们骑行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通过发现问题、识别分析、寻找对策、实践反思的学习机制,逐一攻略难题。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了骑行游戏中,体会到了骑行的乐趣,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同时活动中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孩子们自由、自主、自发地开展游戏。可以说,幼儿的兴趣来源于生活,最后又会回归于生活。

陈维罗
《游戏中的项目化学习探究》
陈老师基于幼儿的兴趣,将当地在地资源有效融入课程中,从如何充分挖掘、合理筛选在地资源,如何将其优化、整合于园本课程的建构中,如何在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以游戏化、多形式、多样态将在地资源运用得更落地有效等方面进行分享,使在座学员对游戏中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此次专题讲座,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李晓燕教授的引领以及学员案例的分享中,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要素以及如何有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幼儿,从而推动项目的发展。相信接下来教师们会将所学运用于现阶段项目化活动地探索中,通过学习-内化-复盘,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