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温州市陈立蔚名校长工作室第11次活动在泗溪镇举行,全体学员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主要包括考察学习、主题论坛、专家讲座等方式。

全体学员先后参观凤垟小学、泗溪镇横坑中心小学、泗溪镇中心小学,系统了解三校历史沿革、办学理念、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面,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思考提升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在泗溪镇乡贤馆,工作室开展主题论坛与专家讲座。主题论坛中,横坑中心小学校长钟林鹏、下洪中心学校校长王志科、柳峰乡中心学校校长陶志乐分别发言。横坑中心小学是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钟林鹏校长《新时代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介绍“幸福农庄”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分享通过“班级分包制”、授课、实践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做法。王志科校长的发言《学校美育的思考与实践》认为要立足学科知识,深度挖掘美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并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审美自信和学习热情。陶志乐校长的发言《以人为本,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表示,要以生命教育为基点,着眼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魁镇第二小学高乔珊校长以《生长在油菜地里的未来学校》为题,介绍创成温州市“未来教育”窗口校项目的做法。该校以“让每一个生命种子自然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田园生态课程为平台,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让劳动教育成为一个中介环节,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从而促进人的“五育”全面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处长、市人文教育学会首任执行会长包雪梅(薏茹)的讲座《依道而行 迈向名师 做幸福的教育人》,引用前贤古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理念传播载体这一使命;剖析教育的本质本真,认为教育即唤醒,要在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的前提下,相信每个生命本自具足,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与个体化差异;教育者的真正回报是内心的喜悦、是为爱而觉醒;要带着感恩的心做教育,感恩孩子,感恩从事教育这一播撒爱心、收获内心丰盈的平台,成就幸福自在的教育人生。大家认真听讲,产生认知与情感共鸣,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工作室负责人、泰顺中学陈立蔚校长以《泰顺中学项目化学习实践》为题发言,从教学质量提升、优势学科培育角度,论述项目化学习对优化课堂模式、促进教学思想变革、提高队伍建设质效的重要意义,探究通过项目式学习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育人效果、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陈校长以《数字赋能高中教育地方红色文化传承,打造“未来教育”窗口学校山区样板》为题,介绍泰顺中学创成市首批“未来教育”窗口校项目的做法,泰中适应时代特色与社会变革,挖掘乡土资源与特色文化,精铸“地方红色文化+数字”模式,优化“未来校园”、构建“未来课程”、推进“未来课堂”、打造“未来教师”、培育“未来学生”、提升“现代化治理”,在“县中振兴”之路上阔步前行。

本次活动立足“未来教育”背景,聚焦提升办学前瞻性,将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以五育融合发展、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既注重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注入,也重视区域与校本特色资源挖掘利用,对推进教育共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