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子翔 > 本市信息 > 赋能学校精神 助力管理提质——温州市金子翔工作室第4次活动

赋能学校精神 助力管理提质——温州市金子翔工作室第4次活动

浏览量:538|发表日期:2023-06-23|来自:

让籀园成为新父母成长的学校

----金子翔校长办学思想汇报会

2022年4月19日“让籀园成为新父母成长的学校”金子翔校长办学思想汇报会在籀园小学举行,来自金子翔名校长工作室历届校长学员、鹿城区各学校领导、教育教学专家共300多人参加了此次汇报会。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籀园六年,幸福一生”,当我们团队在慎重地写下这句话时,我们觉得惟有让家长拥有籀园DNA:来学、来玩、来创造。那么,“家长”富有专制化色彩的角色,渐渐蜕变成为“新父母”的角色,那么我们籀园“善莫大焉”。“籀园:新父母成长的学校”,一个美丽的愿景,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开始尝试“三外”行动,即让新父母成为“编外教师”,举办“课外学堂”,加入“校外高管”。 

美丽有时候往往就从那么一个小小的点开始—— 

 

第一,“编外教师”体验新育人观。 家长能当老师吗?在我们学校,自愿报名愿意来学校上课、做义工的已有550多位家长。他们有热情、有能力,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又往往有一技之长。 三年来,近550位家长就像温州近年来流行的“真人图书馆”那样拥有不同的课程资源,成为 “编外教师”,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 第一类:知识超人。2014学年近70位家长为孩子开设各类讲座,3D打印、儿童理财、身体奥秘,包罗万象,视野开阔;在“果娃故事屋”,近60位“故事妈妈”两周一次轮流给孩子们讲故事。 第二类:技能达人。有19位家长长期担任摄影、行进打击乐、瓯绣非遗项目等一批特长选修课的指导师,每周一节,一学期要上18节课。 第三类:服务能人。参与学校活动管理,比如艺术节,全校2000多学生参与,37个场地,近百位家长义工担任评委或协管。 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一节课,在课前备课、课中执教,课后反思中,“编外教师”体验新育人观:原来,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原来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慢慢地,育人观在刷新,跟各学科老师渐渐无缝对接。

 

 第二,“课外学堂”重塑新亲子观。 当前,家校互动偏于单向度地把家长“请进来”,真正将学校教育延伸、渗透至家庭,还不够不深。家庭不是只管吃住的旅馆,应是亲子共长的家园,以及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室”。我们学校的“家庭实验室”正致力探索于此: 1.基于学校、扎根家庭。学生根据在学校学习内容,明确实验任务,把实验室建在家里的一个角落。2.亲子共建、自主实验。家长作为家庭指导师,亲子共同建好实验室,孩子自主完成家庭实验项目。3.兴趣为王、问题导向。不求高大上,小发明、小修理、物理、化学实验、家庭养殖、种植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的家庭实验项目被命名为“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鼓励全校1000名孩子建立1000个家庭实验室。近几年,学生共计完成7000多项家庭实验,提交研究报告(日记)5000余篇,其中4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科学比赛中获奖。 当家庭实验室成为美好事物中心的时候,新父母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不断改善。当然,亲子共读、亲子周末自然营、亲子影院等不同的方式,成为籀园家庭别样的新风景。
   第三,“校外高管”孕育新管理观。 秉持携手育人的大原则,我们学校建立了新型校级家长理事会(家委会名称不够时尚,可以改为“家长理事会”,突出参与籀园理事之职能),责权统一,家长自治,做到“五个有”:有地点、有机构(策划部、外联部、培训部、人事部)、有标识(徽章、誓词、制服)、有章程、有表彰,充分发挥着组织协调、决策咨询、民主监督等系列功能。其中不乏一些特色鲜明的活动: ——家长学堂。聚焦亲子教育,网络发布课程信息,家长自主参与。从课程安排、话题确定到专家邀请,全程包干。 ——亲子教育工作坊。网络招募确定团队,每期历时21天,每日微信群跟踪答疑,共同探讨家教问题。 ——家教援助中心。借助有心理咨询等背景的家长,对学校家长家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无私支持。 ——“苹果树之友”义工组织。联络城市孩子,帮助乡村儿童成为有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公民。足迹遍布中国4省11县、37个项目,惠及20000名乡村师生。2014年的北川科学公益夏令营,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在这里,家长理事会撬动的,不仅是教育生态的优化,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思考:重塑面向未来的新学校共同体 “又一次坐到儿子学校的家长学堂,听完主讲嘉宾张壹东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触颇多。张老师的精彩分享中有一句话:父母教育的核心是永远警惕自己的表现。这话直击我心灵深处,已经记下并妥为收藏。仔细想来,我们的人生是否可以分为两部分,以孩子的出生为分界点,孩子的到来,就是我们另一段人生旅程的起点。……孩子,谢谢你的到来。我愿意在陪同你的这段时光改变自己,圆润自己,和你共同成长!” 当阅读一篇篇新父母沙龙如此感言时,我们颇觉欣慰。因为我们看见了那道光,那道柔和的教育之光,已经照亮进新父母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籀园,在书写新父母学校的传奇吗?也许,我们还谈不上传奇。但我们时常感受到一种担当、责任和良知。 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名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所描述的:“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籀园的每一位学子,背后都有一位忐忑不安的母亲。 我们认为,与其让母亲忐忑不安,不如,我们主动握手这一位位母亲、父亲。 

孩子籀园六年,新父母成长六年。 六年,即使我们仍然没有书写一个古老籀园的新传奇。那么,我们会继续等待着一个六年,又一个新的六年,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 未来已来,百年籀园,开门办学,我们将突破边界思维,打破籀园原有的物理空间的围墙,结合“互联网+”思维,让学校在大未来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不仅仅让新父母来学、来玩、来创造,我们还希望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结缘籀园。理想中的籀园,还应当是社会各行各位愿意在此驻足、歇息,诗意邂逅的地方,由此,籀园将成为新的温州文化地标。 而这种种的浪漫想法,其实,最核心的是籀园人需要革新依赖行政的思维,拥有生命向上的文化自觉。 百年籀园,悠悠文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