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陈晓为 > 本市信息 > 以幼为本·在学习中生长” ——温州市陈晓为名师工作站第三次活动

以幼为本·在学习中生长” ——温州市陈晓为名师工作站第三次活动

浏览量:1664|发表日期:2023-07-24|来自:


千江有水千江月,

实践是千变万化的。

人是多样的,

社会是丰富的。

 

喝不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重要,但一定要听一场入秋的第一场讲座。为了让老师们更加了解什么是项目化学习,在8月30日迎来了陈晓为幼教名师工作站第三次活动——线上直播学习。本次讲座邀请的教师是温州第二十七幼儿园副园长、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骨干教师、鹿城区名师樊晶晶老师,她为我们分享的是《项目化学习的幼儿园建构》。

 

  

 

讲座中,樊晶晶老师采用互动式的讲座方式,让老师们更好的接受、理解。首先她提出思考: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一件新事物?为什么实践项目化学习?在问题中为我们拉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从两个案例《蜗牛》和《整理达人养成记》中让我们明白项目化案例和班本课程的不同。一个是探究起点上,发现前者是许多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紧密的关系与逻辑,后者只为解决一个总问题,子问题是总问题的分析;一个是探究过程上,发现前者是“点”上的探究,每个点都在表面,后者也是“点”上的探究,每一步都是为同一个点服务,是纵向与深度的探究。

接着,樊晶晶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什么是项目化学习。它是用一个驱动性的问题指向学科关键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科与学科、生活,人际的联系与拓展,最终用项目成果呈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深度的理解和其创造性。樊老师用真实生动的案例《机器人》和《端午节》,为我们打开新的认识。最后,我们如何使用评价呢?我们可以采用前置评价量表、解读量表和把握时机等方式,帮助幼儿、支持幼儿的学习。

一个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是一串美好的教育故事。美好的教育故事,肯定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通过樊老师今天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不畏艰辛,勇于思考,积极开拓。通过多种项目形态,让我们的幼儿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