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新技术 助推校长领导力
——记温州市张于胜名校长工作站第3次活动
八月的广州,繁华而开放,为提升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8月7日——8月11日工作站的校长们赴广州参加了为期5天的CIO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也有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持续深化智慧学校融合应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让校长们受益匪浅。
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共有六位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精神盛宴,华东师范大学的张秀梅教授分享了《技术赋能的教研机制变革和教学成果提炼》的讲座,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技术赋能的教研机制变革,张教授强调数据素养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学校教研改革的三大方向:教研载体数字化、教研群体跨学科、教研要素倚重数据。第二部分为教学成果提炼,张教授结合具体的案例讲述了教学成果提炼的方法和理论。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王同聚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实践》的讲座,王老师强调“技术融合意识”、“智能思维”、“智能学习与能力”、“智能社会责任”等要素在教学研究中的基础性意义和先导性作用,介绍了如何将智慧教育理念融入智能教育实践,相关内容理论性丰富,可操作性性强。同时,王老师还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设备,为老师们演示人工智能应用的不同场景,更加坚定了校长们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等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广州南沙小学邹俊副校长为我们带来了《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讲座,以他所在学校为实例,具体分享“‘人机协同’下‘教-学-评-管’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实践”。 学校利用智慧平台进行数字化教学,帮助教师挖掘数据新价值,学生学习利用数字化平台,打造个性学习新样态。学校研制课堂观察表,构建“3+4”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推行线上同步教研,实施5步教研法,借助数字化评价平台,开辟教师发展新路径。同时学校利用钉钉平台,移动决策,高效治校,打造精准高效管理。
焦建利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焦教授借助人工智能平台,改变一言堂的讲座模式,借助课堂酷中的“纸条范”,让与会校长递电子纸条,畅所欲言,还可以看别人的纸条,将一些认可的纸条送上热门,让对话直接有深度!焦教授的讲座内容生动丰富,通过很多的实例、小视频让与会校长浸润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大家提供了专业引领。
洞头区教育装备中心杨建军老师为我们带来《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主题分享。杨老师从从文件要求出发,讲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要求,特别强调校长的责任职责,CIO首席信息执行官是校长,校长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负责人。在讲座的最后,杨老师特别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南师教授带来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策略与实践案例》的讲座,从“理解三大背景、依据一个架构、设计闭环项目”三方面条理清晰、简洁有力地阐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为与会的校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张教授从政治、经济、科技三大背景的高度,帮助校长们一起重新构想学校的未来,从教育变革7要素,帮助我们审视现状,并详细阐述具体架构。
实地考察
校长们走进了天河区龙口西小学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这是天河区一所公办配套小学,整个校园环境清新、校园文化浓郁。 学校张英老师向我们介绍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学校以智慧阅读为基点,因地制宜打造智慧阅读空间,优化学校阅读资源布局,构建“海量深阅读”课程,创建多维立体的阅读空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呈现阅读教育新样态。随后,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和芸编人工智能实验室,实地了解学校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为依托,借力互联网,全力打造智慧教育新空间的具体做法。
接着,张中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龙口西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汇报》的经验分享。重点向我们介绍了“校企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由政府、社会、科技企业三方合作共同打造中小学AI教育项目,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普及、拓展、培优、课题研究一体化实施方案,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学校教育师资水平的提升。
表彰总结
在最后的结业仪式环节,主办方领导做了总结发言,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表彰了优秀的学员,大家进行了合影留念。
此次 CIO 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活动,校长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 CIO 的责任和使命,找到了提升自身领导力和管理水平的方法与路径。让我们赋能“新技术”,开启“新篇章”,迈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