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深耕不辍。3月22日,温州市朱彬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温州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开展2024年度第一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金戈、张寰宇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共同研讨。
一、文化深蕴,明媚生长
3月22日上午,在张延根副校长、黄安琪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名师与成员们一起参观了温州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走进集新校区的校园,中山书院、春草池等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呼应文脉历史,以空间让师生联结集新与本部,以还原的景观打造书院气质,让这所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注入历史的沉淀、书院的文化、生命的气息。“每一个都明媚”的标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温州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正变成一所既现实又有温度、有故事、有学习力的教育理想国。
二、立足文本,说课展示
金戈名师工作室的黄琳璐老师带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说课展示。黄老师针对“杰出人物的非凡气概”的单元主题,围绕为闻一多先生设计版画的情景任务,引导学生在“版画人物我推荐”、“人物细节我设计”、“版画题词我思考”三个子任务中读写结合,深入品味文本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金戈名师工作室的魏炜峰老师带来《再塑生命的人》教学阐释。魏老师从学生体验出发,先设计了“游戏体验”环节,让孩子们体会海伦凯勒的困境,为后面的感悟心路历程做铺垫,再关注学法,进行语言的赏读,接着进行合作交流,“水如何唤醒我的灵魂?”,充分指向理解文本核心“再塑生命”。最后通过赠送花束环节填补学生生活的经验。
张寰宇名师工作室的余樟老师带来《上好一节常态的单篇阅读课——<< span="">猫>课例分享》。余老师基于课程看单元,明确了第四单元“继续学习默读”的核心概念,制定了“了解人与动物的不同关系”的单元目标。整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完成《猫》的文摘卡,通过层层推进的默读摘录深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张寰宇名师工作室的麻淑娴老师带来《走向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 span="">寓言四则>课例分享》。麻老师从学生真实的感受“寓言实在太简单了”出发,在课堂中架设桥梁帮助学生抵达“未知”。课堂主要由几个任务展开,第一个任务为快速阅读,直接说出寓意。第二个任务为圈画帮助快速把握寓意的关键词句,记录联想与想象,完善对寓言的理解。第三个任务是关联思考情节的“增、删、改”对寓意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朱彬茹名师工作室的郑鑫源老师带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说课展示。郑老师的说课紧扣课标要求,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略读”,为学生搭建了阅读支架。同时,本节课设计了“撰写微电影剧本”的驱动型任务,通过“细读品位,精选事件”、“筛选评价语”、“诵读品位,感受情感”三个任务撰写微电影脚本,在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落实语文阅读策略的习得。
朱彬茹名师工作室的徐洪珊老师带来《驿路梨花》的说课展示。徐老师由猜读课文内容导入课堂,通过“略读课文、梳理情节”、“故事重现,了解写法”、“悬念误会,理解构思”三个课堂环节深入理解课文选材上的独具匠心,最后回到“揭秘标题,升华主旨”,课堂首尾呼应,环节完整。
三、真知灼见,引领方向
说课环节结束,三位名师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
张寰宇老师首先从“情境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课堂过程的高效与否”的角度对各位老师的课堂设计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点评,强调,“真实的情境”强调的是能不能通过该情境解决本课的核心问题,例如黄老师的“版画设计”十分贴合闻一多先生古朴清雅的气质,而为叶圣陶先生撰写微电影的情境则有待商榷。其次,张寰宇老师强调“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也不能忽略,“语文味”可以是品读赏析,也可以是默读、略读等等,语文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带有“语文味”。最后,张老师强调,现在的板书应是每个孩子自己的板书,学生应在课堂上学会生成自己个性化的板书。
朱彬茹老师的点评主要围绕以下三点:第一,一切设计始终要立足学生立场,真实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真实的困惑,教师要找到学生真实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本文的关联。第二,文本解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情境和任务的设计更应考虑与本文本的内在贴合。
金戈老师在评课《再塑生命的人》时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现的过程,“寻找关键语句”、“探寻心路历程”、“理解审生命意义”应三者合一,同步到达。在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指出文本解读未达到应有的深度——说与做内在统一于闻先生的大爱,再次强调教师是阅读的先行者,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力至关重要。
结语:
在多样化概念席卷而来的当下,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仍旧是我们的心之所向。本次研讨活动的举行,让成员们对大单元视角下的单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之路拨开迷雾,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