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洞头携手,奏响高中数学教研 “合奏曲”
2025 年 3 月 14 日下午13:30 至 16:30,温州市洞头区第一中学热闹非凡,一场聚焦教育教学提升的联谊教研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洞头一中与龙湾中学联合举办,旨在积极落实 “好学温州・优教强城” 工程,推进两校在《温州市龙湾中学与温州市洞头区第一中学结对合作协议》框架下的深度合作,助力洞头一中实现 “县中崛起”, 同时加强龙湾中学与洞头一中在教育教学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在研讨课环节,教师们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彩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为在场观摩的教师们提供了诸多教学新思路。龙湾中学的缪克锚老师带来《组合与组合数》,首先通过四个引例的不同情境出发,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 “排列” 问题,这种方式既能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又能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组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教师精心设计了三道例题。例 1 以平面内点的问题为载体,分别计算有向线段和线段的数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排列与组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差异;例 2 从人员抽取的角度出发,设置不同条件下的抽法计算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组合数计算的理解;例 3 及其变式通过数字卡片组成不同位数的数,不仅巩固了排列组合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例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涵盖了组合与排列的多种应用场景,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核心知识。
洞头一中的游叶老师则围绕《阅读与思考:海伦与秦九韶》展开教学,以秦九韶《数书九章》中的沙田面积计算问题导入,迅速将学生带入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为后续引出三斜求积术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详细介绍秦九韶和海伦的生平及成就,融入数学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的发展。这种文化渗透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
研讨课结束后,进入经验交流与评课环节。龙湾中学的李子劼老师以缪克锚老师的课为依托,简要点评了《组合与组合数》这节课,同时分享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生本课堂构建》经验,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数学教学在课程标准演变背景下的发展方向。通过梳理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明确不同时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而阐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 “三会、六核” 及其行为表现。重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完整学习过程,借助创设情境和问题引导,促使学生概括数学本质,并在解决问题中构建知识网络、掌握方法技能,以实现数学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接着,洞头一中的徐倩倩老师也对游叶老师的课给出了中肯的评价,肯定了新教师教态良好,教学思路清晰,能循循善诱;对课程重难点把握精准,且给予学生思考时间;题目设计用心,能引导学生探究;整体教学对于新教师而言表现较好。同时,徐倩倩老师也指出了游叶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
两位老师的分享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引发了热烈讨论。
在讲座环节,龙湾中学的郑寿好老师带来《教材边角的星光:课后练习的教研反哺路径》的精彩讲座。郑老师围绕 2024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特点及备考策略,探讨课后练习的教研反哺路径。强调 “多想少算”“回归教材”“跨学科应用”“反套路命题”,注重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数学与现实联系。通过 9 个案例,深度剖析教材课后习题。例如教材必修一 110 页题目,借助多种方法证明数列性质;必修一 160 页题目,与双曲函数知识相关联。对习题不仅进行一题多解,还拓展出类似高考题、自主招生题等。像必修一 230 页拓广探索的题目,经过二次开发,衍生出不同类型问题。这些案例旨在引导教师重视教材习题,挖掘其价值,将其融入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实现教材习题对教学的反哺,助力高考备考和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为教师们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提供了有益参考。
最后,洞头一中徐登近校长总结发言,强调除了“教书”,更要注重“育人”。
此次洞头一中与龙湾中学的联合教研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养、校本研修、学生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两校教师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温州东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期待两校能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