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温州市陈江嵩数学“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教研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命题研究”为主题,通过试题剖析、专题研讨、专家引领等丰富形式,深度探索数学命题策略与教学实践。
试题剖析——解构命题本质
首先,乐成第一中学的倪佳颖老师以2023年北京中考第26题为例,作《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评题研究》专题发言。她从命题立意、解题策略、学生学情三个维度展开专业分析,指出该题不仅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增减性等核心知识,更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和代数推理能力。通过对比代数推导与几何直观两种解法,倪老师精准捕捉到学生在“几何特征代数化”这一关键环节的认知障碍,并据此提出“双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建议,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思维培养。
多维评析——聚焦素养培育
接着,乐成第一中学的邱静静老师以2023年台州中考函数题为案例,从三个维度展开专业评析:在解法层面,她通过函数解析式和图象特征的深度解读,系统阐述了系数符号判断与动点最值求解的方法论;在学情层面,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创新性提出“图象奠基+方法提升”的教学策略;在素养层面,她紧扣函数本质,通过精心设计的变式拓展,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提供了实践路径。
课题引领——创新实践路径
工作室主持人陈江嵩老师分享了省课题《教学评一体化的命题分析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课题创新构建了三环三扣的命题研究模式,系统提出了“以评促教、以教促学”的实施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改进方案。
专家导航——指明研究方向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李芳院长肯定了工作室在命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耐心地解答了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她特别强调,要注重理论实践融合、成果推广应用和长效反馈机制建设,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畅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命题研究不仅是评价手段,更是教学的风向标,只有深入把握命题意图,才能精准设计教学活动,提升课堂实效。
本次教研活动以命题为载体,深入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命题分析的范例,也为课堂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耕教学评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