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肖文名师工作室活动掠影9
时间:2010.12.30——31日
地点: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活动主题]:
新课改、新高考对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我工作室邀请导师杭州市教研室副主任、省化学特级教师吴思杰老师做《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变化及提升的研讨与对策》讲座,并结合具体的高一新课、高二会考复习课和高三高考复习课进行专家引领、学员互动的大面积联合研讨活动(市高中化学青年骨干教师和市化学名师工作师)。
[活动纪要]:
活动一、1、聆听导师杭州市教研室副主任、省化学特级教师吴思杰老师的讲座:《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变化及提升的研讨与对策》(具体内容见附1)
2、学员与专家、导师的互动交流。
活动二、听课、专家和导师点评、互动议课
时间 |
课 题 |
班级 |
授课教师 |
|
31日上午 |
8:10-8:55 |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
高三 |
张淑蕾 |
9:05-9:50 |
《有机化学》会考复习 |
高二 |
柯丽华 |
|
10:00-10:45 |
《硫和含硫化合物转化》 |
高一 |
林银燕 |
|
10:50-11:50互动议课,专家和导师点评。 |
(附2
附1《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变化及提升的研讨与对策》的内容概要: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新在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二、新高考新在何处?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1.强化对科学素养的考查
2.强化对能力的考查
3.强化对创新思维的考查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教师的“三大能力”提升
1.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1)教学内容的逻辑组织
(2)追求“过程和方法”,实现“情感”升华
(3)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4)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
2.编制和使用试题、习题的能力
3.教学科研能力
附2
一、 亮点
1、 从选题看,
2、 从课堂结构看,围绕读图、析图、作图有序展开,节奏流畅;
3、 从学生的参与度看,首先从课前热身的反馈中切入主题,在学生的尝试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使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和合作,再进行总结和提升,学生活动推动课堂不断深入,主体作用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到位。
4、 从例题的编制看,高考题节选片段法使用较突出。
二、 建议
1、 图像分析时,须更加关注纵横坐标的对应、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具体化学方程式的对应;
2、 题目的编制,尽量靠近实际情况。